Print service provided by iDogiCat: http://www.idogicat.com/
iDogiCat site logo

主页 > 功夫 > 形意拳 > 读“李仲轩论形意拳”有感

读“李仲轩论形意拳”有感

-- 谈“尚学礼心意六合拳传承为主的拳法”

孙保才

形意拳与河南心意六合拳是一脉相承的内家拳,“李仲轩形意拳” 给人无穷的启迪和引发--值得细读和品味。

第一篇“夜练形意拳”主要谈以下几个问题:

⑴“搏击的技能是临敌时自然勃发”主要讲练拳时不能造作杀心,要神闲气定,把拳练到一种身心修养的境界,有了这种思想精神,遇事临敌时自然勃发的搏击技能,这只是武学上的“冰山一角”。

⑵“形意拳又叫行意拳,有个行字功夫正在两条腿上”。这句话富含拳意和哲理,点出要练出功夫的关健,一个行字把拳讲活了。“行意拳”可理解为是在行走之中练意的拳。“有个行字功夫正在两条腿上”,说的已经够明白了,功夫是通过两条腿走出来的,但并没有讲是如何“走”的。这里我们可以理解李仲轩早期学拳注重 “走”的功夫,主要继承李存义传承不注重站桩的特点。这与我门所学河南心意六合拳传承中注重“走”的功夫是很有相同的一面。本门传承中以“溜鸡腿”为主的行功,在心意拳历史上曾造就出成名的人物不少,如号称“鸡腿”先生的李政、心意大侠买壮图、以及传至周口沙河两岸的名家精英等为数不少的前辈。传至我们这一代已有较完整的一套“鸡腿八法”之练法。

“鸡腿八法”是以练功的层次不同排练的,限于文题,这里只做简单介绍,“溜鸡腿”是心意门中行功的主要单式,主要突出“卷地风”式的前行,即脚尖翘起、脚跟落地(如加踏踩之意,需用“如踩毒物”似地五趾抓地,主要是向下的劲力,而非扒地后扬)。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:

①脚尖翘起前行练就出一种习惯作用于技击,一起脚就是“卷地风”迎对方胫骨(俗称“迎面骨”)而上;

②脚尖跷起脚跟落地,按落地轻重不同震动足三阴经脉(肾、肝、脾)以激发肾气为主,日久肾气壮、五脏皆壮、整体之气血亦壮,功力自然上升。

在具体练习时根据练功层次不同和作用不同,双掌各有不同的动作配合。如双掌心向下随动作前行推出:是有利于将人体胸膈之气,随侧身下蹲下沉降至双脚或至少降至丹田,日久使下沉之气反击上冲通往全身;有利于患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康复和疗效,应注意掌握的是速度不能快要慢要自然。

双掌前后掌心相应立掌前行,除脚下两个功效(前有所述)之外,同样具有防治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作用,使气下沉双脚或丹田前行,并且起到平衡整体阴阳作用(前行时双立掌来回都走下弧)。

双掌翻转前行是“鸡腿八法”第三层功夫,带动丹田内转的练法,是在丹田有气之后才能练习。

⑶“练形意拳跟瞎子走路一样,不在拳脚而在全身,晚上更能体会这味道”。这句很通俗的话确含有练武真诀,也说明练功已开始进入高层次,不再注重一拳一脚的招势动作上,而身上已起了变化。什么变化?气血之变化身上才有了反应,从贯注局部的气血反应变化上,转入注重整体的气血变化反应。象瞎子走路一样去练拳是意念贯注人体整体的一种方法,如果在晚上行功更能体会这种整体反应的感觉。在我们心意拳的修练里面有闭目练拳之说,并将此作为一句秘传的口诀,与瞎子走路一样有共同之处,都还具有“耳听八方”周身肤肌反应敏感,自我强迫练功的体认功效。另外本门心意拳传承还有夜练心意拳的说法,并且是在坟地里夜练心意拳,除以上所谈的功用外(可能在坟地里练拳的警觉更大更集中,周身四面八方的感应出现更灵敏)主要还有练胆量的作用,通常要结伴而行,现此法已不可取,特别是突然的发声(不要效仿)。

⑷“行意拳关键在于神气”。这里讲的神气与“精、气神”有关。我们看一个人的武功常说“行家一动手便知有没有”来形容,就是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中就能看出他的功夫水平高低来,依据是什么?说简单些就是打拳带不带气,俗话常说:气足神足有气就有神,带气打拳跟不带气打拳就是不一样,怎么不一样,关键在于神气在于举动之中,从起点到落点中能显现出轻灵快捷灵敏的一面,又有浑厚沉稳的一面,没有带气打拳是做不到这一点的。心意拳和形意拳一样都是非常重视意气训练,丢掉了意气运动空耍拳架不可取。

⑸对“太极如摸鱼、八卦如推磨、形意如捉虾”尚云祥解释说的非常好,这说明他们那一代大师们已将三大内家拳摸透了。 练太极拳要有水中摸鱼的劲,实际上是体会人体四周有阻力感觉,特别是手上的阻力感觉,用手去“听”用身体去感觉四周,这样练就能出功夫﹙当然也不是那么简单﹚;

八卦如推磨,一迈步要有向前的劲也要有向下的碾劲,实际上这是个走下弧的前推劲也是一种半旋劲;

而形意拳如捉虾,出手要轻快、收手要带着“东西”回来,“轻出重收”是千金不易的口诀。这个“轻出”好理解,“重收”是对手入水中捉虾的形容,其劲力是在手入水中的一个“捉”字上,而不是收手返回时用的劲力;

因为练形意拳如捉虾其真正的意思是在“捉”字上,这符合从起点、过程的轻快、落点的沉重规律,与太极拳如摸鱼的拳意是不同,摸鱼不是捉鱼、捉虾不是摸虾,一个用劲力一个不用劲力。当然练功的层次和目的不同解释方式也会不相同,那么我们的理解和领会可能都不会相同的。

⑥“形意拳十二形从动物动作中象形取意而出的拳法及为简单,一形也就一、二个动作”很赞成这种说法,心意拳也就是几十个动作,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它们是同出一脉的拳种。

⑦“功夫上了后背才能真发力”这句话与心意拳的说法更为相同,心意拳前辈们讲,练发劲是待后背整个火辣辣的感觉有了之后才能进行,都在讲丹田气满督自开整个后背都上了气才算是到了练发劲的程度,这提醒我们平常练习中不能盲目地硬性练习发力,应以练习养气为主。至于讲到如“狗熊蹭痒痒般浑身一颤,对手就出去了”这句话是指具备了一定的功力才能做到的弹抖之力。

⑻“与唐维禄一样,尚云祥也是一散步就是一天”的说法在“李仲轩论形意”中多次出现类似的内容,说明他们当时的功夫都已达到“行走坐卧”的程度,不再局限于一拳一脚之中。他们的散步可能象本门心意拳提出的“腿赛犁铧”走路一般,不是刻意的用意,而是自然地双脚之间有了相吸相斥的磁力感应,前行时有阻力还要发展到周身,甚至还有我们无法感知到的。 对尚云祥最后所说“我练拳一生还不如这俩个小孩”,“看来练拳就得晚上练让谁也不知道”。这两句话表明尚云祥晚年对世事的感叹,他是成名人物有压力不如这俩个小孩无忧无虑天真烂漫。所以才会有练拳能让人不知,是他们那个年代的拳师共有的心态,本门心意拳前辈也不例外。拳谱上讲:要有“走如羞女、坐如病郎” 之态,这都是前人所强调过的。也许这是“夜练形意拳”为这篇文章命题的本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