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int service provided by iDogiCat: http://www.idogicat.com/
iDogiCat site logo

主页 > 功夫 > 内家拳共通 > 日常练功方法

日常练功方法

hym

练功的一些具体形式:

这是一些比较自由的练功模式,实际上,生活中的很多时刻,有很多种自然的形式,都可以成为练功的形式,需要注意的是,练功时注意力应尽可能集中。切记,一切要顺其自然。(套用张伯端的一句话:“动止随缘无固必。”)

这些形式举例如下:

1、踱步甩手:来回踱步,踱步的同时双手可以甩手,也可以不甩。可以作为练功累了之后的一种休息。

2、伸展式:双手伸展,象伸懒腰一样,但比伸懒腰的时间略长,伸展的更厉害一点。

3、分水式:如同意拳桩法的分水式,但更灵活。我发现,练功之前,两手侧举不过肩,然后深呼吸几次,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很快地松下来,心也容易静下来。

4、浑圆式:我这里说的浑圆式,不是单纯的站桩,还可以动起来,双脚自然而然地慢慢走,双手按浑圆式的要求,保持不动或微动,或扶按式、或撑抱式,可以走一会,然后静一会。练的过程中,也可以按照正规的浑圆式的要求多站一会。功力越深,静的时间就会自然而然越来越长。

5、波浪式:或定步,或活步,双手前后推拉,一般而言,在推拉的过程中,双手和身体会自然而然地有所起伏。所以,太极里说的“按”应该就是这样的意思。这个动作又可称之为双推手,与形意之虎扑一样,李书文的猛虎硬爬山不知是不是这个动作。

6、开合式:双手分开、两侧下按、在从前面交叉提起来,如此反复,太极之十字手、单鞭、开合式,都是这样的意思。如果双臂平行开合,就是意拳试力的风帆式了。

7、外圈手:即太极之云手,其实这个动作人人都会,小孩子嬉闹起来,也常做这样的动作。双手抡起来划圈,非要有那么严格的规定么。把这个动作,反方向做,就是内圈手了,与太极之搂膝拗步、倒撵猴,都是差不多的意思。形意之横拳,八卦的换掌,也可以看作是外圈手的一种变化,立志要把划的圈弄得扁一点,转向幅度小一点,就是横拳,幅度大一点,就是换掌了。

8、走慢步:象戏台上的官老爷走八字步,又象霹雳舞的太空步,慢慢地走。双臂如果前后摆动,就更像太空步;如果双臂向两侧平伸,就象意拳的步字了,又有些象鸭子的走步。

9、钻翻式:即形意之劈拳式。由于练的少,暂时说不出什么。

10、崩拳:从腰间发出的一个直拳而已。慢慢地打,也挺有意思的。

11、抱太极:即太极之野马分鬃式,太极的这个动作很有标志性,这个动作一做,谁都会说,好像是在打太极拳。

12、睡觉:对于练功的人来说,睡着练功都很讲究。我觉得,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睡觉的时候,也自觉地按练功的要求进行体验,那功夫实际上是已经上身了。到了这个境界,就可以说,一天24小时,无不是在练功了。这里还有一层意思,就是,到了睡觉的时候,天塌不管,先养足精神再说。否则,要是天天睡觉都很紧张,老做恶梦,功夫再高,只怕身体也好不到哪里去。把睡觉当作练功的第三层意思是:当你身体特别疲劳,或者心情很差,或者身体有微恙的时候,多睡睡觉,比练功要好。所谓,“倦即高眠”,是很有道理的。把睡觉当作练功也是家父一贯的观点。

13、摸肚皮:定步不动或者踱步,双手按摩肚皮。我的一个亲戚很推崇这样的养生方法(他是研究易经的,预测的水准还不错)。与此类似的功法就是摸腰肾,定步时双手同向按摩,活步时双手随着身体的起伏自然地上下逆向按摩。

14、挤手:这个动作较难命名,有点象太极的挤按,是双手同时同向划圈。

实际上,练功时,以身心舒适为原则,顺其自然地做动作或者站桩,或静练或动练,或慢练或发力,或开展或紧凑,不要管形式的好坏。因此,练功的形式可以有无穷多种,也可以只有一种。最后再强调一次,“动止随缘无固必。”